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四川华泰龙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公司动态 >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竞争还未真正开始

公司动态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竞争还未真正开始

关键词:

金融

2014-04-08

经过一年多沸沸扬扬的争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颠覆现有的中国金融秩序。这种颠覆并不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颠覆性,而是由于现有中国金融秩序存在诸多不尽合理的成分。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概念一出现,就处于被热炒的状态,各路觊觎金融业丰厚利润的诸侯,在IT专家的带领下,挑战金融权威,都想从金融“暴利”中分一杯羹。于是乎,自以为在做颠覆性事业的IT专家,前呼后拥地开发各种电子金融平台软件、开设各种P2P网站,试图利用第三方网上支付等手段,复制余额宝[微博]一夜暴富的神话。其结果当然也是必然的,真心信任互联网信用链的创业者纷纷亏光跑路,剩下的多是传统小贷公司的换汤不换药。 

  于是央行[微博]在3月中旬正式发文,暂停了支付宝[微博]公司线下二维码的支付业务,同时也暂停了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央行给出的原因,是“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此消息一出,市场的反应比起之前众口一词攻击“专家呼吁取缔余额宝”截然不同,主流研究机构暧昧地不直接表态,而互联网金融的拥趸者则是继续将央行的新规定纳入“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击”。这些拥趸者是否真懂金融?是否明白金融行业的利润从何而来呢?是否真的想探求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什么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什么又是不变的呢?

  先说说不应该变的。 

  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其盈利的核心在于风险定价能力——银行之所以盈利,其根本在于“交易”风险,通过对货币和金融资产买卖盈利。专业术语叫:买方业务实现利润。严格的监管意义上讲,国内的商业银行还处于“钱庄”阶段,在现阶段并没有太多的风险交易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款息差收入,政府通过立法对其利润空间进行保护,造成了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制造业发展,造成了人民币国际化迟迟不能破题,更造成了国内市场多方面的不满。 

  最大的不满,来自中国民间的市场派。官办金融的最大缺陷在于风险厌恶,也就是不愿意把资金贷款给没有政府信誉担保的小微企业,致使广大私有部门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于是,过去五年间中国的民间金融体系发展迅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监管机构试图通过发放小贷公司、农村商业银行等牌照,“阳光化”这些影子银行,可惜官办金融的阻力使得民间金融市场一直难以挺直腰杆,被迫介入房地产泡沫以寻求解脱。恰逢此时,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宛如一股春风,让民间银行家看到了阳光化的希望。 

  但是,民间金融体系的合理性,在于中介机构对信用风险的内生性把握,即发放信贷者“了解客户”,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热捧的社区银行概念,而这一点恰恰又和所谓的“大数据”甄别贷款客户的互联网技术背道而驰。 

  将现有业务通过互联网化,解决金融牌照的民间银行类组织,并非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而是20年前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铺开的“金融电子化”的延续。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有大型银行并不在意今天IT界的金融亢奋,现在互联网金融刚涉及网络支付安全等技术问题,是他们过去十年来一直在巨量投入领域。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到底改变了什么呢?已经发生的,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改变,是深刻的,套用互联网金融拥趸者的词汇——具有“颠覆性”的。 

  首先,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在中国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节奏,余额宝的成功就基于此。余额宝有些像活期储蓄产品的团购,是互联网把这些零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又不需要像现有的商业银行一样开物理网点儿、做海量广告、雇优秀售人员。其实,商场购物中心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和低成本资金来源,淘宝无外乎就是网上的大商场、巨型购物中心而已。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零售银行业务领域的经营者,必须依附在实体经济的现金流上生存。 

  其次,互联网技术深刻地缩短了融资方和投资方的距离,加速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业经营节奏。现在,连计算机技术专家都开始讨论,余额宝6%的预期收益合理性问题了,这真是比任何官方组织的投资者教育活动都要效果显著。其实,在中国金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理财产品,宣传自己10%、15%收益的,又何止千万呢?通过信托、项目融资等批发银行投资手段,利用的却是零售银行的融资方资源,这不就是标准的“现代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吗?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混业化”被社会发现,互联网功不可没。 


  最后,互联网技术颠覆了金融机构风险管控不足的安稳,加速了不同风险评级下中国收益率曲线的形成。由于官办、垄断金融,金融机构间都有着“国有兜底”的潜规则,自然不会投入“大钱”去构建现代金融的风险评估体系。如今各大主流金融机构的合规部门和风控部门,都是拿着监管部门的各类条文来审查业务的技术性风险。 

  金融机构的最大风险来自于金融市场价格风险、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和各类资产的流动性风险。不同信用评级和代偿期限的金融资产,都需要金融机构能有独立自主的定价能力,用专业术语叫做形成“久期”概念下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而发现不合理的价值洼地,通过买方业务“做多”或“做空”牟取利润。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就在于通过价值洼地的准确判断,利用显著降低的交易成本,把投资方和融资方尽可能地对接,真正实现“直接融资”。监管机构和金融中介责任在于构筑交易平台和制定游戏规则,通过类似于存款保证金制度的金融保险安排,鼓励中国金融进一步市场化。若真如此,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微博]进入金融领域,其和传统金融巨头的竞争,也许还没有真正开始。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地址:皇龙新城A座7号二楼
电话:028-26605078
传真:028-26654881
网址:http://www.schtl.com
邮箱:393183629@qq.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