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箱:
地址: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水泥业新出路: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水泥业新出路: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 2013/11/21 16:52:39

近期,随着《大气国十条》的出台,环保再次被热议,诸如水泥、钢铁这样的高污染行业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同时成为整治的重点。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情况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内有着以重工业闻名的京津唐经济区,水泥、煤炭、钢铁、汽车等行业十分发达,这也是造成空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今年年初一场前所未有的雾霾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城市,整个冬季更是四度光临北京城,雾霾天气达20余天。为此,北京市紧急关停了58家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为建材、冶金企业。而近期,河北省石家庄为治理大气污染,更是要求区域内的水泥厂从1015开始全部停产,停窑时间为5个月。

    水泥等产品的生产确实雾霾天气生成的原因之一,但一治理大气污染就关停水泥厂,却总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并且,停窑一结束,水泥厂仍旧会恢复生产,仍然会造成污染。难道只是为了几个月的干净空气。希望这只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开始,后续能有更加合理的措施出台。

    其实,近年来随着水泥生产技术的提高,水泥行业在环保事业上已变得大有可为,社会在关注水泥生产对大气带来污染的同时,同样应该看到水泥业的正能量,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便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水污泥、工业废弃物等目前公认的最佳手段。

    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因此作为城市公害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剧增。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年,我国的生活垃圾正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2012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规模已达42万吨/天。并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医药化工技术的发展,导致产生了许多危险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处理起来极易出现二次、重度污染。如何消除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实现其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处理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仍然是填埋、焚烧、堆肥居多,其中填埋的废弃物超过七成。但这些处理手段并不科学,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与垃圾资源化处理相违背。而与之相对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则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处理方式。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研究,包括华新水泥、海螺水泥、金隅股份、中材集团等国内大型水泥企业都展开了各自的研究。经过了近20年的研究、推广,特别是2007年后,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在部分地区建成投产后,该技术在废弃物处理上的优越性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几种废弃物处理方式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填埋、堆肥、焚烧都或多或少会造成二度污染,且不利于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只有水泥窑能够避免再次污染情况发生,并且真正实现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即将废弃物转变为水泥原料或燃料。有数据表面,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的水泥生产线,仅产生炉灰20吨不到,将之添加到水泥之中,相对与水泥之中10%的添加物,根本不会对水泥质量产生任何影响。

    此外,相对与其它处理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不需另建处理厂,处理成本约为40/吨低于填埋(60/吨),更远低于垃圾发电成本(120/吨),地方政府易承受。而废弃物作为替代能源(及物料),水泥厂的成本可降低,收益可提高。另外,有研究表明水泥厂利用垃圾焚烧的热能利用率比垃圾焚烧发电至少高出50%以上,投资水泥厂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比投资垃圾发电厂年产值高出7.7倍。

 因此,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都是目前废弃物处理的最佳选择。

    方兴正艾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开展利用水泥窑处置危险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工作,如中美合作项目《水泥窑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检测及控制》、中挪合作项目《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指南》、中瑞合作项目《水泥窑炉处置过期农药》、北京市项目《北京市水泥厂水泥窑炉焚烧危险废弃物》等。一些水泥生产企业在科研院所的协作指导下,已经成功地实施了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实践。

    目前正在运行的部分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

    北京水泥厂:1998年开始利用一条2000t/d水泥熟料窑进行废弃物处置,主要针对北京的石油、化工、汽车、医药、冶金和建材、实验室等单位产生的《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中所列47类中的30类废物进行安全处置。2005年北京水泥厂专门兴建l条日产32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以协同处置10万吨危险废物。200910月在水泥厂内建成设计处置500t/d(含水80%~85%)污泥热干化预处理线,干化污泥在32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焚烧处置,目前每天处置量400t/d

    广州越堡水泥:投资7070万元,利用l6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改造成日处理600t(含水80%)城市污泥工程,2009821投运。按照600t/d的设计处理能力运行,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6万吨,减少C02排放3.4万吨,避免污泥填埋而减少甲烷排放5000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l0.5万吨。

    海螺集团:安徽海螺集团与日本川崎公司联合开发了水泥窑和气化炉相结合的处置城市垃圾技术,利用铜陵海螺水泥2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的生产线。一期工程于2010410投运,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230吨,全部处置铜陵市产生的城市垃圾。

    华新水泥:投资6500万元在武穴工厂建设日处理500吨的生活垃圾生产线,20114月建成投产。华新水泥秭归公司20107月建成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三峡库区漂浮物项目,设计日接受处理能力l000立方米,年处理能力达30万立方米。

    除上述企业外,还有金隅股份、中材集团、拉法基瑞安、宁波富达、亚泰水泥等公司也先后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进行废弃物的水泥窑处置试验工作。处置的废物主要有污泥、漆渣、废轮胎、有毒化工废料、有毒土壤、城市生活垃圾等。

    2011年以来,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得到了迅速发展,包括中材集团的江苏溧阳项目;华新水泥湖北冷水江、湖北十堰、河南信阳等项目;河南投资集团与中信重工签约在河南境内7个同类项目;贵州盘江海螺、浙江建德海螺等各种形式的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或已签约或已开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拟建的项目约130余项,投资规模达55亿元,当前涉及水泥企业垃圾、污泥及其他废弃物等的处置,年总处置能力达1000万吨。

    但是,目前水泥窑处置废弃物的总体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尚未充分发挥水泥工业废物处置的潜力。不过,随着社会对环保的愈加重视,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实际利益,市场前景远大,包括华新水泥、金隅股份、中材集团等都表示会加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投入。

    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市场仅打开了冰山一角,尚处于逐步开发阶段,前景十分广阔。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经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近1600条,遍布全国各地,这表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具有很强的可操作行,无需再新建处理厂。并且从前文可知,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成本要低于其它几种处理方式(生活垃圾:水泥窑约40/吨,填埋约60/吨,垃圾发电约120/吨),且环保效果显著,也易于推广。

    参考前文所述的我国每天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42万吨,若全部改为水泥窑协同处理,以每个窑日处理能力为300~600吨生活垃圾,则需要修建700~1400个项目,市场需求量巨大。考虑到部分地区特殊情况无法修建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以全国660个城市算,保守估计至少有600个城市可以建造,同样市场需求广泛。

    而目前已经运行的项目个数远远小于上述数量,即使加上在建项目也远不及,并且这些项目还只集中在很小的一片区域,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还是市场空白,正是抢占市场的有利时机。

    目前我国的水泥企业中,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市场开发方面突破较大的当属华新水泥。得益于其合作伙伴豪瑞水泥在这方面的成功,上世纪90年代,华新水泥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007年,华新水泥成立环境事业部,开始大力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并先后于2009年开工建设华新秭归协同处理三峡水面漂浮物项目,和2010年建设华新武穴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均获得了巨大成功。

    2011年华新水泥投资设立了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建设,其环保业务涵盖了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水面漂浮物、危险废物、污染土、工业废弃物等。到目前为止,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已在北京、上海、珠海、武汉、黄石、宜昌、十堰、武穴、赤壁、秭归、信阳、株洲、奉节、南漳等地成功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其中武汉、黄石、赤壁项目已先后建成投产。

    除华新水泥以外,国内大型水泥企业还有中材集团、海螺水泥、金隅水泥等在这方面市场抢占也在不断深入当中。另外,不少机械、工程企业也对这一块显示了浓厚的兴趣。

之所以这么多企业关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不仅是因为他满足社会对环保的要求,同样其还具有极大的现实利益。

    以华新水泥武汉项目为例,2012年初华新水泥投资2400余万元,在武汉市污水处理厂修建了污泥干化设备,将含水率较高的污泥,经过脱水后,转运到水泥厂加工成水泥生产原材料。而武汉市污水处理厂则需付给华新水泥每吨污泥180元的处置费。该项目于去年底建成使用,截止今年5月,半年时间已成功将武汉市产生的5万余吨污泥转换为水泥,直接产生效益9000万元。

    实际上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利益来源于3个方面:市政垃圾处理费(政府补贴)、发电量增加、节煤节料。由于各地处置垃圾的补助不一,这里以100/吨计算,如果一条配套9MW电站的5000吨水泥生产线,可日处理垃圾300吨。那么它的效益就包括:处理费收益100*300吨,每天3万元、发电(不确定)、节煤,按节煤5%*120*5000=30吨,每天3万元,则每天至少有6万元的收益。而项目的一次性投资一般在2000万左右。

    如此,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可以说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赢,自然可以得到水泥企业以及其它资本的广泛关注。

    道路曲折

    尽管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目前废弃物处理的最佳方式,也是环保和企业实现双赢的选择,但推进起来仍然不是一片坦途。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目前关于这一块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引导作用有限;另一个则是围绕垃圾处理这一块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圈,包括各地的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发电厂等,这需要政策的引导。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发展,但总体上缺乏一个宏观政策指导,并且已出台的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完善性方面存在不足。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相关政策法规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具有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然而,国家尚未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提出宏观指导政策,没有提出发展的目标,发展方式、技术途径、管理模式、配套措施和鼓励措施。国家明文提出鼓励改造并采用生产水泥的旋转窑炉附烧或专烧危险废物,然而却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垃圾衍生燃料的运输、转运没有明确规定,导致相关项目环评遇到困难,限制了项目的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尽管可享受所得税优惠,但因增加运行成本和提高了能耗,企业还会损失节能达标补贴,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影响到处置的可持续性;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优势明显好于垃圾发电,但垃圾发电有0.25/kWh的电价优惠,而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所带来的包括余热发电在内的余热利用尚没有优惠。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长效机制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使得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无法冲破原来的利益怪圈。而长效机制没有建立的突出表现为废物供应不能保障,这无疑影响到企业向处置废物方面做大的投入,同时制约水泥行业处置废物能力的发挥利用。

    广州越堡水泥2008年开展污泥焚烧工程项目,当初设计能力是1000t/d,但工厂担心污泥供应没有保证,而不得不设计能力到600t/d;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建材集团下属企业上海万安公司在完成世界银行的资助项目后没有在处置危险废物和污泥方面做大的投资,主要的担心就是废物来源得不到保证而影响投资回收和收益;华新水泥秭归公司建立了长江漂浮物处置设施(包括专用码头、烘干车间等),目前其处置能力有2/3没有发挥,原因就是公司目前只能处置葛洲坝坝前的漂浮物,而无法得到上游其他地区的漂浮物;华新水泥宜昌公司污泥处置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两期项目,(分直接入窑和集中干化设施建设2期,现完成一期投资近1000万元),日处理能力为150/天,年处置能力45000吨。由于污泥供应量不足,实际年处置量仅1.5万吨。同时,污泥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集中干化设施的建设,使处置成本居高不下。

    诸如此类的情况仍在发生,这实际上严重阻碍了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人为因素很多,牵扯的利益面很广,归根结底政策的不完善。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尽管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目前项目发展势头好,不少大型水泥企业已率先启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垃圾和危险废物项目,更多的水泥厂将会加入进来。不管是基于环保还是社会效益,未来国家政策必然将偏向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引导。

 


中国114黄页   商贸通标准版